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师轮岗 > 教师交流当是一场触动灵魂的变革

教师交流当是一场触动灵魂的变革

2014年08月17日 17:13:00 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—中国教育报 访问量:395

  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视作推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重要举措的“教师交流”,在实践中却受到许多教师的质疑甚至反对,轮岗交流演变成了教育行政部门与交流教师群体之间的一场博弈。  

  服务者(基层教育行政部门)和服务对象(教师)之间,在共同追求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下何以会博弈甚至对立?笔者作为全程参与区域内“教师交流”的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,在体验了教师交流工作的五味杂陈之后,力图对其中的问题分析一二。  

  教师为什么反对交流?  

  从各地教师的博文、微信、发帖、来信,以及上访中提出的诉求可以很清晰地看出,教师们之所以反对交流,是教师们内心存在着担心和恐慌。

  担心生活受影响。许多教师在一个学校工作的时间长,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交往圈子,可谓工作稳定,生活其乐融融,如果一旦轮岗交流到其他学校,现有的一切平静可能全部被打破,圈子不存在了,经济上还可能增添额外的支出,精力上会因为往返奔波而不济,家庭方面可能会造成两地分居,夫妻感情受到影响,孩子、老人得不到照顾。因此,一些教师出于生活受影响的考虑,从内心深处抵制和反对轮岗交流。  

  担心工作难适应。许多教师由于工作时间长,对同事、学生都比较熟悉,对自己在学校中所处的位置有较为准确的定位,对自己的教学能力、教学方法等也比较适应,如果一旦交流到其他学校,面对陌生的领导、陌生的同事、陌生的学生、陌生的家长、陌生的环境、陌生的管理、陌生的要求,一些教师心生焦虑,惶恐不安,始终担心工作难以适应。  

  担心交流非公正。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对政策了解不深入或不全面,一些教师认为,学校在安排交流人员的时候,一定会把“不听领导话”的教师交流出去,担心学校安排工作时受到排挤,担心自己没关系没后台,会受到非公正待遇,甚至偏激地认为交流就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集权而“折腾”教师,是为手中的权力“寻租”。  

  认真分析,教师们担忧的问题虽然有的是客观存在,有的是主观臆想,但这些担忧却也不无道理。  

  在反对教师交流的三条相对集中的理由中,关于生活受影响和交流非公正的问题都是相对容易解决的,真正核心的是很多教师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工作了。  

  在中小学教师群体身上,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:一是学习意识淡。一些教师充电充四年(大学学习四年),放电一辈子,应“考”而教,对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知之甚少。二是竞争意识弱。一些教师把教师职业当成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事业,职业倦怠严重,逐渐失去了竞争的意识和竞争的能力。三是发展意识差。教师流出和淘汰的机制不健全,谁都拿教师的“铁饭碗”没办法,直接导致安逸的生活成为了部分人的既得利益,而交流制度和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会将一些教师彻底打回原形,这其实才是部分教师最担心的,因此才会用彻底的否定来捍卫对现状的维持。  

  教师交流效益如何提高?  

  教师交流,是触动教师灵魂的教育人事变革,其难度可想而知。面对教师的激烈反对,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推行教师交流政策,不是为了完成上级“交办的任务”,只有积极创设良好的交流条件,构建公平合理的交流机制,切实解决教师困难,让广大教师流动到适合的学校与岗位,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师交流工作。  

  加大资金投入,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。作为“人”的教师,是有思想、有感情、有需要的主动的人,不是“物”,说交换就交换,且作为“人”的教师,也是有利益追求的,因此,教师交流要切实解决教师在待遇、专业和心理层面的顾虑,让教师从“被流动”变成“要流动”。比如,建设教师周转房,解决交流教师居住困难问题;设立交通补贴,解决交流教师往返差旅造成的经济负担问题;设立生活补贴,解决交流教师生活困难问题;建立激励制度,在职称评聘、评选先进、进修培训、后备干部培养等方面优先照顾交流教师,引导教师主动交流。  

  强化制度建设,构建良性的交流机制。一是建立科学的交流教师产生机制,通过建立常态化的产生交流教师的制度,保障每一名教师的知情权,确保信息公开透明,避免随意安排教师交流;二是制定规范的教师交流程序,通过规范程序,保障教师的选聘权利,克服人为因素对交流工作的干扰,确保交流工作各环节真正做到公平公开公正,从而消除教师对交流非公正的担忧;三是建立竞争机制,努力引导教师主动交流、竞争交流,并将交流与业绩等挂钩,做到一方面强化竞争意识,另一方面引导教师努力工作,掌握交流的主动权;四是建立教师流出和淘汰机制,从真正意义上打破“铁饭碗”、“大锅饭”,完善教师流出和淘汰机制,才能真正触动教师内心,也才能真正激发教师工作激情;五是完善交流服务机制,对于交流教师,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业务培训、咨询服务、生活关怀等各个方面为交流教师提供人性化的服务,切实解决交流教师的困难和问题。(曾祥立 作者系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副局长)

编辑:王应平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搜索框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静乐县杜家村学区 特此声明。